患者信息 性别:女 初诊年龄:23 岁 主诉:要求矫治上下前牙及嘴唇突 病史 • 无正畸治疗史 • 3 岁前因感冒服用四环素 • 8 年前 36 行根管治疗(RCT)和烤瓷冠修复 一般情况: • 36 RCT 治疗,烤瓷全冠修 • 全口牙列四环素牙 • 牙周评估:口腔卫生良好,少量牙石,探诊出血少于 10%,牙周袋深度 <4 mm 正畸检查: • 恒牙列,38、48 近中阻生 • 覆颌:0 mm,覆盖:0 mm • 磨牙尖牙关系:右侧:近中关系,左侧:中性关系 • 中线:上中线左偏 1.0 mm,下中线左偏 2.0 mm 模型分析 拥挤度:上牙弓:2 mm,下牙弓:0 mm Bolton 指数:协调 下颌 Spee 曲线:3.0 mm 功能检查 伸舌吞咽 诊断 安氏 III 类,骨性 I 类,垂直生长型 问题列表 • 上下唇突,侧貌突 • 双牙弓前突,上下中线均左偏 • 垂直生长型 • 伸舌吞咽 • 36 根尖周炎(?) 治疗目标及治疗计划 治疗目标 • 牙周和牙齿健康 • 改善前牙突度 • 建立右侧磨牙尖牙中性关系,左侧尖牙中性关系,磨牙完全远中关系 • 改善侧貌突度 治疗过程 排齐 + 整平(7 个月):弓丝使用顺序:.014 CuNi-Ti,.014x.025 CuNi-Ti,.016x.025 CuNi-Ti,.018x.025 NiTi 治疗计划 正畸前准备:口腔卫生宣教,牙周治疗,龋齿治疗。 正畸治疗:减数 14、24、36、44。上颌中度支抗,采用腭杆及种植支抗防止上颌磨牙伸长,下颌强支抗,竖直 38,适量近中移动 37,将 38 纳入。 正常牙弓。 矫治器:Damon Q
精细调整,竖直 38(6 个月):各别托槽重新粘接,上下 .017x.025 TMA 丝,协调牙弓形态,竖直 38。
疗程:25 个月












总结及经验分享
患者治疗结果分析:上前牙和上磨牙轻度压低,合平面及下颌平面轻度逆时针旋转,上下前牙内收,特别是下前牙大量内收,引起上下前牙牙槽骨改变,而上下颌基骨矢状向位置并未改变。这些引起了患者侧貌突度的改善。
采用自锁矫治器低摩檫力系统关闭拔牙间隙时,上下前牙更易向远中移动,但要注意前牙转矩的控制及适当轻力,否则上下前牙易倾斜移动引起覆合加深。
第一恒磨牙损坏较严重,有第三磨牙存在且位置良好时,可考虑拔除第一磨牙。在判断未萌出第三磨牙位置是否适合替代第二磨牙时需要 CBCT 精确定位,而不是只根据曲面断层片上的影像。本案例中 36 为不完善根管治疗,存在根尖周炎的隐患,而 38 已经近中倾斜初萌,有条件替代第二恒磨牙。
患者治疗前存在伸舌吞咽不良习惯,从矫治开始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吞咽方式并每天练习,并进行闭唇训练,这些口周肌肉功能训练配合 Damon Q 自锁托槽轻力系统对矫治后患者面型协调有一定作用。